王荣生:人生有幸,能遇良师——听宋才发老师《法学方法论》课程有感
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的研究报告和中国人民大学、中国政法大学有关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,在我国法学教育现有的600多个法学院当中,无论硕士生还是博士生,在阅读和写作上普遍存在比较大的问题。主要体现在由于缺乏基本方法、基本技能技巧的严格训练,致使专业文献阅读量不够,对专业领域前沿问题缺乏了解,对专业学科基础问题掌握不牢靠,难于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互融通。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,既有学校和任课老师对学生阅读和写作引导不够的因素,更多的在于不少学生只注重于网络传播的快餐文化,忽视了在学习过程中的专业阅读和扩展阅读,缺少对知识面的广泛掌握和写作基本技能技巧的严格训练。应当通过《法学方法论》课程的教育教学,让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之前,就掌握必要的科研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写作方法,杜绝出现学位论文写作走过场、图形式的做法。为在全国法学教育教学中发挥抛砖引玉的示范作用,近日一些高层媒体对中央民族大学首任法学院院长、二级教授、广西民族大学特聘“相思湖讲席教授”宋才发进行学术专访,并在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2024级硕士生课程作业中,挑选了6篇听宋才发教授《法学方法论》课程后的体会,陆续原汁原味地予以发表。
人生有幸,能遇良师——听宋才发老师《法学方法论》课程有感
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2024级刑法学硕士生 王荣生
作为一名2024级刚入学的研究生,很幸运在入学之初就能够聆听宋才发老师的课。每听一次宋老师的课,都仿佛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与灵魂的冲击。记得第一次听宋老师课的时候,我对他的第一印象特别深刻。他虽然已经头发花白,但走路掷地有声、说话铿锵有力、思维敏捷缜密,第一眼见他应觉他是落日迟暮,听课愈久愈感他如朝阳初升。在听课过程中,我不断在思考宋老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?于是许多词汇开始浮现眼前,从最开始的特别到博学、仁爱、清流、乐观、自信、有担当、有原则等等,从宋老师身上传递出来的精神,在塑造我的人格,教会我应当如何读书、如何治学、如何做人。
书香盈室心自安,多读好书开智泉,宋老师教会我要多读书,善读书
治学不为媚时语,独寻真知启后人,宋老师让我懂得为何治学,如何治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