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梓棋:听宋才发老师的法学方法论有感
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的研究报告和中国人民大学、中国政法大学有关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,在我国法学教育现有的600多个法学院当中,无论硕士生还是博士生,在阅读和写作上普遍存在比较大的问题。主要体现在由于缺乏基本方法、基本技能技巧的严格训练,致使专业文献阅读量不够,对专业领域前沿问题缺乏了解,对专业学科基础问题掌握不牢靠,难于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互融通。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,既有学校和任课老师对学生阅读和写作引导不够的因素,更多的在于不少学生只注重于网络传播的快餐文化,忽视了在学习过程中的专业阅读和扩展阅读,缺少对知识面的广泛掌握和写作基本技能技巧的严格训练。应当通过《法学方法论》课程的教育教学,让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之前,就掌握必要的科研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写作方法,杜绝出现学位论文写作走过场、图形式的做法。为在全国法学教育教学中发挥抛砖引玉的示范作用,近日一些高层媒体对中央民族大学首任法学院院长、二级教授、广西民族大学特聘“相思湖讲席教授”宋才发进行学术专访,并在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2024级硕士生课程作业中,挑选了6篇听宋才发教授《法学方法论》课程后的体会,陆续原汁原味地予以发表。
听宋才发老师的法学方法论有感
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2024级2班法律(法学)硕士生 沈梓棋
《后汉纪·灵帝纪》有云:“经师易遇,人师难遭。”单纯传授知识的老师很多,但是既传授知识又传递人生智慧的真正名师是非常难得的。幸运的是,在研究生学习生涯的第一学期,我在广西民族大学的课堂上就遇到了这样的老师——法学家宋才发教授。宋老师的授课不仅为我打开了法学学术的大门,还让我领悟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智慧。听完老师的六次课受益匪浅,以下是我听宋才发老师的法学方法论课程的几点深刻感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