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章光用实际行动诠释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科学论断
作者:陈清岩
这次与赵老见面,还是在山上,还是雨雾缭绕的天气,我和同事侯金华,陪着赵老在近2000多亩的红豆杉基地的顶峰漫步,与赵老聊创业的故事。
出生于1943年的赵章光,今年82岁了,还经常全国各地出差,巡视全国各地近3000家“章光101”门店,没有出差的日子,基本就在他的“红豆杉康养乐园”了。
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2005年8月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科学论断。这个时候的赵章光已经62岁了,属于退休养老的年纪了,但是他从媒体上看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提出的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科学论断后,认为自己还不能退休,还得创业。
2005年,赵章光说干就干,他投资3000多万元承包江西九江庐山和湖口两地,开荒种植珍贵树木红豆杉近2000亩,又在浙江乐清灵山和柳市泥垟山投巨资开荒种植珍贵树木红豆杉近4000亩,合计三个红豆杉基地种植面积达6000亩,这个时候的赵章光,放下企业家的身段,卷起裤脚干上了上山种树的农活,回归了农民的日子。为了种植好红豆杉,他又开始学习,研究红豆杉种植与培育技术,组建一支种植与培育的9人小组,常年陪伴他的身边,辗转在3个红豆杉基地,笔者每次去红豆杉基地见赵老,这个9人小组基本都在红豆杉基地忙碌着,这个9人都是乐清人,都是赵老的朋友,他们有的跟随赵老近40年,有的也不下20年,年龄基本都在60岁,70岁左右,这个9人,我是怎么也猜不出他们的年龄的,一台几十斤的割草机背在背上,手拿几十斤重的割草设备,在红豆杉林里穿梭自如,成片成片的杂草倒在他们的脚下成为红豆杉树的养分。
与赵老谈功成名就后,为何又创业,还是干农业时,赵老脸上满是喜悦,可以说是春光灿烂。他认为,如果把一片片的荒山,通过自己的努力,在种植红豆杉后,成为城里人休闲、养生、康养的地方,让每个到“红豆杉康养乐园”里的人,呼吸着大自然赋予的高负氧离子的同时,吸收着红豆杉产生的特殊功效的空气,顺手摘下几片叶子揉碎,放在鼻尖闻吸,那沁人心脾的红豆杉清香,让人神清气爽。
从2005年到今年,他回归农民的生活已经20年,问及他最大的收获是什么?他的回答是收获了无尽的快乐和健康。其实这是每个老人都向往这样的收获,赵老用他的实际行动,感染了身边的一帮比他少几岁的“年轻老人”,每天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乐此不疲。赵老的精神,也同样感动着我们,您永远是我们这个时代学习的榜样。
从2005年到2024年,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科学论断提出20年来,浙江干部群众把美丽浙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,护美绿水青山、做大金山银山,不断丰富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,在实践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的现实,已成为千万群众的自觉行动。
80多岁的赵老在“护绿”行动上不输任何人,在他的6000多亩红豆杉基地里,他没有闲下来的一天,他精力总是那样的充沛,他思维还是那样的敏锐,他的目标一直没有放松,他的想法还是那样的超前,他坚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他对3个红豆杉基地,都做了布局,他要将红豆杉基地打造成都市人群的康养、疗休养基地,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大自然带给每个人的健康财富。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科学论断。